北京统一调查监测体系避免数出多门
近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园林绿化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市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调查监测体系统筹构建方案》。该方案将统一调查监测体系,避免“数出多门”,对于加强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调查监测、分析和评价工作,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支撑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具有深远意义。
统一体系实现数据的有效衔接
据介绍,当前,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水、湿地等自然资源按照职责分别由不同部门负责开展工作,各部门面向自身的管理特点和需求开展调查监测工作,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自然资源分类系统和调查技术规程,技术口径存在差异,衔接不够。因此,本市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市级层面统一的组织协调机制,实现工作统筹对接,相互之间充分沟通协调,实现数据的有效衔接融合,解决以往数出多门的问题,形成系统全面的调查监测体系。
【资料图】
《构建方案》突出首都定位,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增加了“国土空间”监测,将国土空间紧密关联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要素一并进行调查监测,形成在空间上全覆盖、在内容上全要素的调查监测格局。更加符合首都规划管理实际和超大城市治理的需要,以实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目标,与规划实施、体检评估紧密衔接。
监测数据收录时空数据库
按照《构建方案》,北京将对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开展基础调查和专项调查。其中基础调查是对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共性特征开展的调查,包括国土、土壤、水资源等调查。专项调查指为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的某一或几个要素特性或特定需要开展的专业性调查,包括耕地资源、森林资源、湿地资源等调查。基础调查和专项调查相结合,形成统一的时空数据库,共同描述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总体情况。
在基础调查和专项调查形成的本底数据基础上,开展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监测,分析自然资源自身时空变化及人类活动引起的变化情况。常规开展年度和实时监测,专题开展城市国土空间、园林绿化资源和水资源等监测,并就森林防火、地质灾害、水灾害等开展应急监测。
《构建方案》明确了调查监测数据集成与更新工作部署。调查监测数据将按照统一的数学基础和数据库标准入库到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并定期将变化的数据成果更新入库,保持数据的现势性。同时,对调查监测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建立科学的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综合分析和系统评价,充分发挥调查成果数据对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支撑作用。
各类数据将实现动态化监测
根据《构建方案》,“十四五”时期北京将以国家部署的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专项调查、常规监测、专题监测等内容为基础,稳步推进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调查监测工作。同时,结合北京市各项调查监测现状,逐步建立北京市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调查监测体系,为形成全市统一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调查监测工作的局面奠定良好基础。在国家统一建设的调查监测数据库基础上,建成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日常管理所需的“一张底版、一套数据和一个平台”。分析评价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调查监测数据,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价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要素利用的效率,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提供依据,支撑本市生态文明建设。
2035年之前要基于新体系,统一开展各类调查监测、分析评价、成果应用等工作,实现对各类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的动态化监测及场景化管理应用。
根据《构建方案》,北京将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规划、自然资源管理职责和业务需求,把握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调查监测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重构性,在国家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开展制度体系、标准体系、技术体系以及质量体系建设,重点围绕协同调查、数据融合、标准融合、分析评价、成果展示和管理等方面,构建具有北京特色的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调查监测业务体系。
文/本报记者张月朦